淮南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万象 » 淮南生活 »

淮南生活

淮南市谢家集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工作规划

2021-05-11 11:11:26 阅读次数:3116 来源: 谢家集区人民政府 作者:
按照省委、市委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谢家集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努力在乡村振兴方面率先突破,进一步谋深谋实乡村振兴务实举措,现将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谢家集区地处淮南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心位置,面

按照省委、市委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谢家集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努力在乡村振兴方面率先突破,进一步谋深谋实乡村振兴务实举措,现将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谢家集区地处淮南市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中心位置,面积275.7平方公里,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农田19.1万亩、优质水面8万亩,粮食种植面积31.9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3.08万吨。全区农业人口11.4万,共有6个乡镇,56个行政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1572户2835人脱贫、3个贫困村出列。

2020年谢家集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9元,增速8.5%,居全市第三。全区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共计19家,认证绿色食品企业3家,年产值达37376万元。区内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25家,家庭农场59个,6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园区,培育了9个千亩特色农业基地(望峰岗千亩西红柿基地、唐山镇千亩毛蟹基地、杨公镇千亩草莓基地、杨公镇千亩瓜蒌基地、杨公镇千亩稻虾基地、孙庙乡千亩莲藕基地、孙庙乡千亩甲鱼基地、孙庙乡千亩菊花基地、杨孙孤三乡镇共建千亩酥瓜基地

目前全区共建成美丽乡村27个,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完成改厕5214户,卫生厕所普及率92%,农村自来水覆盖率100%,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全覆盖,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目前存在问题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是组织振兴的基础不够牢固。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谢家集区农村基层组织面临队伍结构老龄化,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不强的问题。5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值18万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4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缺乏底气。

二是产业振兴的布局不够协调。只有产业兴旺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谢家集区农业产业布局尚不协调。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且体量不大;二产连接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加工业产值仅有4.2亿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农户和企业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

三是生态振兴的底色不够靓丽。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谢家集区近年来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资金较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不平衡。2013年至今仅建成一个省级美丽乡村,老旧村庄较多。农村环卫虽然实现市场化分类收集清运,但是在转运环节,受硬件条件制约,无法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四是文化振兴的韵味不够浓厚。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谢家集区虽是老工矿区,但地处瓦埠湖畔,毗邻古城寿县,文化底蕴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旅没有充分融合。乡村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轻“管”、低“利用”。村级文化场所闲置、资源利用效率低。乡村文化产业总量偏小,缺乏大型产业龙头项目。

五是人才振兴的渠道不够开阔。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没有人才,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就不能落到实处。谢家集区农村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对口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三大部门,行政编制仅有4人,各乡镇农办负责人只有1人是农学专业。全区新型经营主体数量仅有210户,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工作总体思路

按照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标对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精品区、乡村建设宜居区、粮食生产保障区、集体经济富足区,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综合全区各乡镇区位条件、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脱贫成果巩固等现状,将谢家集区划分为南北两片,“一带一路”。南北两片分别是北部山水农贸融合区和南部田园文旅体验区。“一带一路”则是东西智慧农业经济带和杨孙精品农业示范路。全区各乡镇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定位是:

唐山镇:渔光山水,农贸中枢;

望峰岗镇:淮畔湿地,精致农旅;

李郢孜镇:蔡楚文化,智慧乡村;

孤堆回族乡:生态农业,民族文化;

杨公镇:红色研学,精品果蔬;

孙庙乡:湖景水韵,多彩田园。

 


 rB406mCZ9E6AE08GABXU3g2VwWs578_副本.jpg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们将主动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区,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这一个中心,抓紧非标债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两大项目,围绕筑牢组织堡垒、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三条主线,发展托管经营、智慧农业、生态种养、农旅融合四类产业,打造农批物流园、电商产业园、乡镇示范园、村级特色园、红色文化园五大园区,压实部门、乡镇、村集体、企业、院校、农户六方责任,做好保险承保、贷款贴息、政策担保、技术培训、人才引进、品牌共用、规范审批七项服务,书写西红柿、酥瓜、草莓、菊花、甲鱼、毛蟹、莲藕、瓜蒌等特色种养八篇文章。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体举措总结为“八个聚力”:

(一)聚力规划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科学发展

坚持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画好蓝图,定好盘子,找准路子,开对方子。我们将精心编制好三个规划,为乡村振兴亮灯领航。

一是产业发展规划定盘子。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优势自然资源为支点,以田园综合体为主基调,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培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的农业大一统发展格局。

二是乡村振兴规划找路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20字方针,上半年启动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规划》,在下半年拿出规划编制成果,确立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乡村振兴发展主线。

三是土地利用规划开方子。调整优化用地规划和布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整体综合整治,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

(二)聚力巩固拓展,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我们将确保用于脱贫攻坚的公共资源只增不减,政策措施不断改善,帮扶力量持续优化。

一是持续在巩固上下功夫。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目前已安排扶贫资金240万元,确保今年财政投入不低于去年,用于公益岗位开发及特色种养扶持等项目,预计年度开发公益岗位230户,发展特色种养95户。加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开展全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目前已摸排5280户农户房屋;落实农村饮水月检测要求;加强因病因残群体医药费支出监测,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持续在拓展上下功夫。开展脱贫群体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利用宣传脱贫成果的契机,组织全区56个帮扶单位370名帮扶干部走村入户,开展摸排,激发干劲。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养老保障、儿童关爱服务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编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三是持续在衔接上下功夫。完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力度。陈庙无花果种植面积从去年50亩增长至150亩;蔡圩葛根种植户正在引进加工设备,完成300亩葛根向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升级。全力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当前全区658名脱贫群众返岗就业。

(三)聚力示范带动,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谢家集区作为全省32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之一,我们选定了6个重点示范村,谋篇布局,先行先试,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标杆。

一是打造产业强生活美的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抓好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每个村主导产业达到60%的目标。构建以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和微企创业创新为支撑、以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主导、以群众增收为落脚点的“城郊融合型”“规模生产型”的产业体系。

二是打造环境美面貌新的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把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突破口,全域改善农村环境,让重点示范村既有城市的环境标准,也有乡村的独特风韵。整体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全面完善卫生厕所、污水处理、垃圾设施,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一批展现浓郁乡愁的乡村文化景观,提升美丽乡村整体形象,彰显深厚文化底蕴。

三是打造组织强机制新的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抓好农村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党组织后备干部培养,强化业务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深化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将重点示范村培育成集体经济强村,推进乡村精品民宿、农家乐、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等业态培育。

(四)聚力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优先发展

我们会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放在首位,举全区之力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干出实效、走在前头。

一是三级书记带头抓。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完善区乡村三级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责任制度,压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持续深化“一抓双促”工程,以乡镇、村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

二是健全机制全域抓。设立专项小组和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强化对区委农办领导,真正把“三农”工作全面统起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评机制,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考核靠前的乡镇和村集体实施奖补。

三是激发活力主动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扶志教育,最大限度调动乡镇、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申报3个中央及省级扶强村项目,每个村扶持50万元,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2年,全区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强村比重总体达到11%。

(五)聚力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高效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将建立财政投入逐年增长机制,拟定《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扶持办法》,每年拿出不少于100万元奖补特色种养殖业。

一是建设农产品集聚园区。重点抓好西商农批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全国农产品交易重要节点,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扩建电商产业园,引进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发展,通过网络销售推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招引一批设施类农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龙头企业,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和杨公镇农业产业强镇申报工作。

二是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发行2021年度3000万元非标专项债券,推动望峰岗镇西红柿基地、李郢孜镇智慧农业基地、唐山镇水产养殖基地、杨公镇双烈红色教育基地、孙庙乡农业产业基地5个非标债券项目落地实施。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设计2022年非标专项债项目,计划再投入3000万元,重点为9个千亩特色种养殖基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谋划2023年债券投向,为东西智慧农业经济带特色种养殖户进行数字农业提升改造,在杨孙精品农业示范路沿线建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三是扶持特色农产品发展。逐年加大奖补特色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力度。继续探索财政资金同企业共建农业园区,村集体参与管理分红模式。同时将一批特色农产品等纳入农业保险范围,消除新型经营主体后顾之忧。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和企业办理贷款贴息、政策担保,运用好金融工具助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发挥酥瓜种植协会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现有1200亩吊蔓酥瓜种植面积,利用安农大技术,提升酥瓜品质,注册种植户共用商标,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争取在淮南酥瓜节中获奖,创响瓦埠湖酥瓜品牌。

四是拓展乡村经济产业链。利用市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的信息平台,实施集中统一托管经营3万亩,有力解决耕地抛荒问题。争取省级项目资金,为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努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6家。西商农商城将于下半年投入运营,我们将通过租金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杨公、孙庙草莓种植户进驻开展分拣销售,提高经营收益。壮大乡村文旅产业,继续举办“4·27应台孜西红柿节”、谋划“孙庙金秋菊花节”,鼓励乡村农家乐、民宿建设,打造采摘、垂钓、观光、休闲于一体生态旅游产业链。

(六)聚力生态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绿色发展

我们将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一是建设村庄基础设施。“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大力开展“五清一改”,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清洁机制。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投资2000万元启动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杨公镇杨郢村、孙庙乡范咀村、老岗村、孤堆回族乡杨岗村),同步实施四个中心村改厕整村推进。继续推行厕所粪污市场化运维机制,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是建设水利道路工程。推进灾后水毁水利基础设施恢复建设工作,提前完成投资1200万元的瓦埠湖水厂改扩建工程,对瓦埠湖水厂老化损毁管路和首创水厂望峰岗镇主管网两处进行更新改造。投资3500万元升级改造杨曹路、孙老路等一批县乡道路35.4公里,做好总投资3000万元的4.7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完成总投资1500万元的1万亩高标准农田扫尾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2700万元的引江济淮影响工程建设任务。

三是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全面摸排农村黑臭水体、沟塘淤积问题,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清理村庄陈年垃圾,疏浚沟渠水系,推广农村改厕和农村生活污水统筹治理技术模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探索爱心超市、积分超市等模式,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同时抓好淮河、瓦埠湖管理,保护一方绿水青山。

(七)聚力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和谐发展

我们将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同时,深入挖掘蔡楚文化、淮河文化,推进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打造谢家集区河山水林田乡村文旅大格局。

一是卧龙山休闲游乐度假区。现有卧龙山风景区有卧龙湖、太妃墓、姐妹泉、卧云窟等胜景20 多处,与古寿州城、珍珠泉、刘安墓连为一体,相映生辉。我们将结合大八公山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乡村田园为生活空间,以休闲运动、农活体验为生活内容,打造集房车营地、水上运动、农家民宿为一体的农旅园区。    二是瓦埠湖田园农业观光区。我们将以施家湖千亩水产科技园及杨公孙庙自然风光为依托,分两个区块打造。施家湖片区以唐山镇施咀村为核心,结合保庄圩大坝和光伏发电项目,打造都市农业、休闲垂钓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山水园林乡村。杨公孙庙片区则依托千亩菊花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打造汤王村红色研学基地、楚幽王墓及规划中的通用机场,实现乡村旅游全链条增值。

三是春申君蔡楚文化体验区。我们将以春申君黄歇墓(战国四君子之一)、赖山清真寺(全国百强清真寺)、清水师提督杨歧珍墓为依托,打造特殊人文景观,为历史文化延展,结合相关产业配套建设,建设蔡楚文化展览馆、历史文化墙、游客中心、打造历史文化体验园区。

(八)聚力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创新发展

我们将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一是加快培养三农干部管理人才。开展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实施优秀农村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农技推广项目,让全区不低于1/3的基层农技人员接受连续3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一懂两爱”、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二是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拓宽科技特派员来源渠道,逐步实现各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完善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持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支持力度,推广利益共同体模式,支持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

三是加快培养发展经营带头人才。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教育资源,发挥56家益农信息社作用,加强农民在线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家庭农场经营者培养,完善项目支持、生产指导、质量管理、对接市场等服务。建立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人才库,加强对农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训。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参加职称评审、技能等级认定。

同时,我们将统筹做好淮河十年禁捕和动物疫病、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严守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生猪生产,扩大蔬菜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我们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知重负重,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努力开创“三农" 工作新局面,在加快建设谢家集五大振兴幸福新农村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五、相关工作建议

目前,谢家集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面临着资金、政策、人才三方面的制约,请求市委市政府予以统筹解决。

一是资金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谢家集区将继续编制发行非标专项债券解决资金缺口,请求市委市政府在发行额度方面予以倾斜。

二是政策保障需要进一步到位。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精准科学的政策支持,谢家集区拟定了《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办法》,请求市委市政府参照历年标准,继续执行市级扶持奖励政策。

三是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充实。谢家集区确定了6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拟派驻区管干部一对一驻村帮扶。请求市委市政府安排市直部门同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结对共建,安排驻点干部,帮助各村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511094033.jpg

举报

关闭
0.252682s